“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深藏功名70年的老兵栾友山:为国奉献,誓言无声

2020/1/7 9:04:12| 访问量:5684| 来自: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月3日电(魏薇 施汉 席航飞)70年前,意气风发的他还是少年,他参加了革命,跟随解放军四十师远赴祖国西南边陲,在西南战役中冒枪林弹雨;

    一年后,他又开始参与巩固国防和剿匪征粮工作,这期间,获得了特等功人民功臣奖章;

    1954年,部队留在当地参加营房建设,因吃苦耐劳,部队又为他记三等功。

    1955年后,他转业回到南京,认识了现在的老伴严桂珍组建了家庭,并抚育了7个子女,就此平凡一生,又其乐融融。

    他叫栾友山,一名深藏功名的91岁老兵。

 

家人展示栾友山年轻时的照片。

    (一)

    2019年12月25日,栾友山的大女儿栾菊红带着父亲珍藏一生的宝贝,来到了南京市江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希望为父亲做退伍军人的信息登记。

    乍一看,这些宝贝只被草草装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塑料袋里,但当栾菊红打开塑料袋,大家都吃了一惊:里面是一张又一张的荣誉证书,虽然在岁月的冲洗之下已微微泛黄,但“特等功”“人民功臣”红色的字样撼动人心;还有一枚略显黯淡的军功章,背面刻有“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

 

栾友山大女儿栾菊红(左)和六女儿栾红卫(右)展示父亲“人民功臣”奖状。

 

栾友山特等功荣誉证明。

    “我们也是现在才知道,爸爸原来那么了不起!”栾菊红感慨,这么多年了,全家人只知道爸爸曾经当过兵,但对于赫赫战功,91岁的老人家却只字未提。

    满头银发的老伴严桂珍唏嘘:我不识字,他从来都只要我好好收藏这包塑料袋,没想到这里面是他最珍贵的回忆。

    这个冬天,接到医院下发的栾友山病危通知书,栾家上下心情沉重。偶尔清醒时,栾友山口中总念叨着一句“家中储物间的塑料袋”。严桂珍帮着老伴收拾私物,这包塑料袋的秘密才为大家知晓。

    “你在战场立过功,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大家呢?” 病榻一侧,严桂珍笑中含泪地问。

    栾友山说话已十分吃力,他凑近了老伴的脸,只说了一句:立功……有什么了不起……不能讲,不能天天讲……

    (二)

    立功,有什么了不起?

    从证书的字里行间,再结合栾友山曾吐露过的关于参军的只言片语,家人大致拼凑出了老人参军岁月的剪影轮廓。

    1949年,在西南战役中,1米84的他担任军队中的机枪手,因为身体素质好、作战能力强,行军打仗的沿途中,他总帮着战友背弹药、扛机枪;领导信任他,指派他单枪匹马往返两地递送情报。1950年后,他又随军缴匪,于枪林弹雨中立下特等功。

    在栾友山的塑料袋里,还有一份证明,证明里写到:栾友山于1949年参加西南战役,按规定应领西南纪念章,因栾友山逾期未领、纪念章一律不补等原因,特此证明“该同志享有此荣誉”。

    “我想,应该是戎马倥傯的征战里,父亲根本无暇顾及领取纪念章吧。对他来说,吃紧的战事和生命的代价才是最沉重的心事。”六女儿栾红卫说,饱受锋镝之苦,栾友山腿部受过伤,但更令栾友山念念不忘的残酷,是与家人的聊天中他总反复提到的画面:战场上或战略转移中,战友们一个个无声地倒下最令人心痛。他也总说,“我能回来,就是赚了”。

    “爸爸,你在哪里打的仗?”

    “你立过功,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大家?”

    关于荣誉证书,栾家儿女还有太多的问题想追问。只是,病重的栾友山说话已十分吃力,他努力摆摆手,不愿吐露更多。栾菊红感伤地说:父亲不愿多提,他的心脏疾病恐怕已无法逆转,连日来昏睡多于清醒。很遗憾,“特等功”的来由背后,是怎样的出生入死、惊心动魄,这番故事恐怕只能藏在栾友山自己的心中百转千回。

    “我们会一直保存着他的荣誉,一代代传下去,让栾家儿女都记得有这样一位为国奉献、无怨无悔的家长,传承这种家风与精神。”说到这里,噙满眼泪的严桂珍严肃了起来。

    (三)

    1955年,从战场归来,栾友山与严桂珍成婚,并先后育有7个子女,个个成才。其中女儿栾菊杰在1984年获洛杉矶奥运会女子个人花剑比赛冠军。

    “爸爸的形象总是很高大,小时候他总是骑着‘二八大杠’训练我们跑步,对我们在家教方面也要求极严。”栾菊红颇为自豪地说,儿女们大多继承了父亲良好的身体素质,不少人今天都在体育事业中发光发热。其中,二女儿栾菊杰更是凭借精湛的击剑剑术,搏击奥林匹克赛场,成为江苏籍的首位奥运冠军。

    也是在2019年12月25日,远在加拿大定居的栾菊杰接到姐妹的电话,得知父亲的战功也惊诧不已。她在电话里感动地说:“爸爸传给我们的,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做人踏实是父母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即便曾经生活清贫,栾友山也从未抱怨,更没有向组织要求过什么,他总是以身作则告诫儿女,劳动致富,勤恳生活。

 

栾友山老人(坐轮椅者)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或许是家人翻出的荣誉也让栾友山感慨万千。栾红卫说,虽然父亲目前已言语困难,在昏睡中,他竟不断开始呓语着几个词句:“好人”“坏人”“拿枪啊”“你们走,我掩护”……

    这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栾菊红说,父亲总回忆战争年代那些逝去的战友,恐怕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都走过哪里,又埋在哪里。“为国牺牲的战士那么多,我们一家人又何其幸运。”2013年,栾友山曾执意要求与家人去云南走一走,转一转。那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儿女们现在才知道老人的一番用心良苦。只是时过境迁,人事已非,栾友山在那一次旅途中,并未找到当年战友、营地、部队的任何线索,最终他带着遗憾回到了南京。

    2020年的元旦,按照栾友山的希望,儿女们把他从医院接回家中,和美温馨地度过了新年的第一天。对老人来说,为国奉献誓言无声,深锁功名无怨无悔,珍惜岁月,好好生活,是战场归来最好的慰藉。

扫二维码
  分享到: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