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脱贫密码:23万人的命运转折

2020/7/28 10:11:27| 访问量:17141| 来自: 新华网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一角(6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2)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罗宗清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康庄村的新家前展示以前老房子的照片(2019年7月24日摄)。他家于2001年从中卫市海原县搬迁到这里。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3)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这是位于罗山脚下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一角(6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4)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拼版照片:上图为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移民旧址已逐渐被绿色覆盖;下图为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红寺堡移民新村(2018年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22年前,这里是一张人迹罕至的“白纸”,风吹石头跑、天上无飞鸟;如今,这里是一幅安居乐业的画卷,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

  自1998年起,在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难以就地脱贫的部分群众,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迁往地势相对平坦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随着23万余人陆续迁入,红寺堡,这片罗山脚下的土地也由昔日的荒原,渐成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从贫困发生率超过三成,到如今的0.76%;从被视为宁夏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到今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从迁入时仅有一口铁锅和破旧铺盖,到现在开汽车、住新房……移民的日子翻天覆地,新家的变化日新月异。

  从苦涩荒原到幸福绿洲,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奥秘何在?

生活,在汗水中发芽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5)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这是位于红寺堡境内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泵站输水管道(2009年12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6)23万人的命运转折——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工人在宁夏红寺堡区百瑞源原生态枸杞种植基地采摘头茬枸杞(6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年平均蒸发量2000多毫米而降水量仅为一两百毫米的红寺堡,水是稀缺的。借助一级级泵站,奔腾的黄河水被抬升了300多米流向荒原,从此旱地变水田。但对种惯了旱地的移民来说,水田却成了在这里立足时最大的挑战。

  “头回面对水浇地,既喜又愁。通过农技人员讲解,我们才知道,种水田,春季耕地时遇大风很容易风干,种子不好发芽。”红寺堡区大河乡开元村村民禹万喜说,要不是每年一轮轮的农业技术培训,他做梦也不敢想能靠种地致富。

  在西海固老家时,禹万喜不喜种地,就爱养羊、贩粮,邻里乡亲都说他“不安分”。但老家交通条件差,他“折腾”多年也没起色。听说红寺堡移民开发,禹万喜报名成了首批移民。搬迁当天,父亲从村口折下一根柳枝交给他:“娃娃,你去了把这柳枝栽上,树活了,人就能活下去;如果树活不了,你就回来。”

  如今,羸弱的柳枝长成大树,禹万喜在地里“种”出了车子和楼房。

  幸福生活的“甜度”,关键看收入。

  柳泉乡柳泉村村民赵小梅因丈夫患病不能干重活,一人挑起生活重担。“在老家,靠几亩薄田,使出浑身力气也只能把肚子填饱。来到这儿,路好水好地也好,只要多吃苦,生活就真能甜。”赵小梅说。

  除了自家3亩玉米地,她一年能在“别人家”地里忙9个月。2月在枸杞地里打杂,3月、4月修剪葡萄藤,6月开始采摘枸杞,7月、8月采摘黄花菜,9月左右收葡萄,10月、11月收萝卜……“不得闲”的赵小梅,去年底终于脱贫了。

  赵小梅的增收路,折射出红寺堡的产业选择逻辑。6000余亩“长美”白萝卜、5.6万亩枸杞、8.02万亩黄花菜、近10万亩酿酒葡萄……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优先选择能错峰用工的产业,争取让村民全年无闲。

  “目前我们九成以上的建档立卡户都有增收产业,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移民之初的不足500元,增至去年底的9825元,其中特色产业收入超过40%。”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大力发展适宜本地的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新华社记者王磊、何晨阳、靳赫)


扫二维码
  分享到:

导语